网上下注六合的平台(广州)责任有限公司

没有了华为的竞争,苹果iphone14的肆意定价极度侮辱用户的智商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看到9月7日苹果手机新款发布会公布的iphone14的价格,对比不同内存配置的价格,我不禁大为感叹,128G的内存苹果它居然可以卖到900元,256G的内存可以卖到1800元!单卖内存赚取的利润都抵上国内小米、oppo、vivo几家的利润了。要知道东芝128GB的闪存和256G的闪存芯片价格相差也就100多元。它这不分明是侮辱消费者的智商,完全是占着自己在中国高端市场垄断的地位,肆意定价,收割消费者吗?

回头看看这些被美国掐的死死的国内手机厂家,小米相对来说是比较良心,128G的内存大概就是300块钱,华为略高达到500元的样子。

通过iphone14不同内存配置上的定价,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尝试破解下苹果的定价策略。

我们先来看下影响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成本、价值、竞争对手、市场供求因素以及政策法规等。

成本部分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人工及设备相关)、物流运输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

价值部分主要分为功能价值和体验价值。前者是具体功能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在某方面的效率提升。而后者更多是指消费者带来情感相关的愉悦感,最常见的就是身份圈层的认可,一种社会认可的自我实现方式。

市场供求因素主要看的是供需之间的匹配关系,供给主导则供给具有议价权,反之需求具有议价权。

竞争对手的多少意味着该产品面对的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越是完全充分竞争的市场,产品的价格竞争越是激烈。

最后政策法规部分主要是和大的宏观环PEST相关,人口的多少,经济的好坏,社会流行趋势的变化以及技术的进步相关。另外它也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约束条件,比如必须不得侵犯用户的隐私。就在9月5日我国外交部发声,要求美方对美国长期无差别监听中国手机用户作出解释并立即停止不法行为。大概率上,苹果手机用户应该是美国重点监听对象。

基于定价的影响因素,常见的三种定价策略有:成本定价法,价值定价法,生命周期定价法。

首先,成本定价法是指生产商根据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等加总后,再加上预计的利润后得到的价格。举个例子,煎饼果子,面粉、鸡蛋、脆皮、酱料等是原材料成本,煎饼炉1小时能做几个,折算成单个煎饼的制造成本;其它电费、摊位费、卫生费等就是制造相关的成本,最后再加上一个饼的人工成本,及相应的利润就成为最终要给到消费者的价格。

其次,价值定价法就是品牌商根据产品能够提供的价值来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定价。举个例子,同样是手机,作为手机摄影爱好者来说,他们已经把手机当作是工作的一个工具,那手机就等于专业相机带来的价值,相应手机售价即便过万元,对这类用户来说,价值大于价格,那也是合算的。

最后,生命周期定价法。具体展开分为撇脂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其中撇脂定价法又称高价法,就是在新产品刚推出而竞争对手商尚无类似产品时,将商品的价格定得较高,尽可能回收投资并取得较高利润,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调降价格至符合后来的市场水平。而渗透定价法是指在产品上市初期,刻意将价格定得很低来吸引顾客多多爱用,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小米是这种定价法的代表。

价值定价法决定了产品定价的上限,而成本定价法决定了产品定价的下限,生命周期定价法则是品牌针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对待用户的态度而最终选择的定价策略,最终的价格往往是介于价值与成本之间。

回到苹果手机的案例,通过不同配置的价格差异程度,我们可以看出苹果的定价策略。它是典型的撇脂定价策略,凭借自身美国的国家背书,在市场没有竞对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商品的价格定得极高。这从另一方面代表了苹果对待用户的态度,用户在它的眼里是待宰的羔羊,而不是衣食父母的上帝。

这个时候,我特别想念过去十年的华为,至少它没有把用户当韭菜来割,而且给了消费者们多一种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Back To Top